大医国手_第二百六十一章 名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名望 (第1/2页)

定了主从身份,林安博少了一些纠结,多了一些恭敬。
  其实以他的眼光看来,这位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的将领,与往日里市井军中听来的传闻很不相类。
  怎么说呢,传闻很有些失真了。
  如果对方仍是传闻中的鲁莽模样,他自然是有多远走多远。
  即算是表现出再多的善意,关系到自身以后的前程,那还是得慎重再慎重。
  还是那句话,他自己的生死倒不是很重要,他关心的是女儿,可不能跟着也一步踏进火炕,不如就此离开,有能力了再回帮对方一把。
  但眼前这种情况,就有些意思了。
  林安博是真的感觉到了几分“王霸之气”,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,很是引人心折,似乎真的有着几分成事的可能。
  那就不妨多说几句,停留一段时间,看看再说。
  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。
  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但不象别人认为的那般清高,比起生意人来,他们更懂得待价而沽,选择从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  林安博字弘文,靖康二年,自信满满的参加科举,自问学识已足,不但本科举人能中,更能一鼓作气中得进士,金榜题名。
  却没料到,刚刚考完试,还没等到开锣放榜,金兵就已南下叩关,挺进开封。
  皇帝和百官都做了阶下之囚,他们这些手足缚鸡之力的书生秀才,那更是全无还手之力,死的死,逃的逃,更多的是屈膝以事金人贵族。
  有些人扔了面皮,屈膝做了外邦之奴,丢了祖宗,也失了气节。
  有些人从此颠沛逃亡,整日里东躲西藏,用自己的微薄力量进行抗争,总希望着有朝一日,宋室挥军北上,收复故土,报仇血恨。
  而林安博就是后一种人。
  逃亡路上,他的妻子因为缺衣少食,忧心之下感染了风寒,一命呜呼……
  他匆匆的找了一面草席掩埋之后,又一路往南,平日里替人写信授课,多少挣一点银子,好歹能把女儿慢慢养大。
  对这种流浪士人来说,可想而知,打败金国,收复河山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。
  无论是从生活出发,还是从志向出发,投靠岳飞,出谋出力,都是理所当然了。
  但当他来到岳家军控制地盘之后,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
  尤其是这些时日,北进攻略的几路大军停步不前,朝堂又传出了即将和谈的消息,林安博细加分析之后,就发现,情况已然大大不妙……
  因此,先前在茶馆之中,说起这些事情来,他才会那么怒气勃发,口不择言。
  一方面是怒其不争,一方面是心伤自己梦想的破灭,如此而已。
  很显然,投靠岳飞也不是那么靠谱,自己到底何去何从?
  张南的意思他一眼就看明白了。
  虽然是有着救命之恩,但让他彻底追随于一个看不出太多前途的普通将领,以身家性命相托,的确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。
  但眼前也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,事情总是走一步看一步的。
  见到林安博慎重拜下,张南开心问道:“如今局势紧张,危机迫在眉睫,不知先生何以教我?”
  “不敢。”
  既然决定出谋划策,林安博也不再矜持,眉锋一凛,正容道:“将军想要成事,必须做到三点。”
  “请讲。”
  “第一,就是扬名。”林安博解释道:“这一点,其实将军已经着手施为,但还不够,不但要传扬勇将之名,更要传忠义之名。
  岳元帅麾下军队为何越打越强,人员越打越多,原因无他,就是因为他的名声。一听岳飞之名,上至朝堂,下及黎庶,谁不知道他精忠为国,义烈无双。与之相比,其勇武善战之名,反而不算重要了。”
  “的确如此。”张南细细想了一下,发现岳飞的名望的确是很高。
  岳家军中,那些精锐基本上来自于大江南北,每过一地,都有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