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重要 (第2/2页)
又不一样。” 等纯亲王让人拿过来两个,佟宝珠一看,哟,是土豆。 终于找到它了。 她曾看过一篇文章,说明朝之所以灭亡,主要原因并不是统治腐败,而是粮食跟不上人口的急剧增长。老百姓吃不上饭,自然就揭杆造反。 清朝统治之后,玉米、红薯和土豆,逐渐开始种植。这些高产又适合贫瘠土地的农作物,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求。 其中土豆表现的最为神勇,因为它可以在更冷、更干旱、更贫瘠、有盐碱的地区生长。 不过,佟宝珠最近特别想它,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。而是,她特别想吃酸辣土豆丝。 清脆爽口的酸辣土豆丝,想起来它,就流口水。 酸辣土豆丝是一道十分简单的菜,御厨们削皮切丝又特别熟练。佟宝珠吩咐下去之后,大约有五分钟,便端了上来。 佟宝珠一尝,就是那个味儿。 “皇嫂的心思,总是有别于一般人。” 纯亲王赞叹,“那个漳州商人说,他们那里的吃法都是蒸煮。”周围的人也跟着附合,各种夸赞皇贵妃的好。 趁着热闹,没人注意到自己,庄亲王起身出了寿康宫。既然决定的事,早办早了。不等晚宴过后了,现在就去办。 去往乾清宫的路上,他又想,也许九阿哥就该是他的儿子,只是投胎投错了地方。 现在回归正位。 “王兄是说想要老九?”康熙十分意外。自从九阿哥住进了庄亲王府,他就知道九阿哥一定会成为庄亲王的儿子。 因为,九阿哥能住进庄亲王府,在别人看来,是经过了他同意。庄亲王便不敢忤逆他的旨意。 让他意外的是,庄亲王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来求。他以为最快也要等皇后的儿子生下来。而且多少有点迫不得已。 至于有多少的迫不得已,这就要看老九的能耐了。 庄亲王郑重地说:“父子之情讲的是缘分,臣和九阿哥十分投缘。若是皇上同意,臣就要他了。” 康熙又思索了片刻,然后道:“王兄不着急决定,等皇后的孩子诞生之后,再说。这段时间,就让老九继续住你那里。你们再相处一阵子。” “谢皇上隆恩。” 庄亲王从怀里拿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的物件,放在龙案上:“这是镶红旗大印。皇上把爱子过继给臣,臣也要有所报答。现在把镶红旗交给皇上。” “王兄,你这是要干什么?”康熙站起身,把大印又放回他手里,“王兄掌着镶红旗是国事;朕过继一个儿子给你,是家事。国事家事岂能混为一谈。” 两人又争执了一会儿,最终大印仍回到了庄亲王手里。 “此事,王兄以后不许再提。”康熙拍了拍庄亲王的肩膀,笑道:“走了,我们也去寿康宫。” 大清国的精锐是满州八旗,其中镶黄旗、正黄旗和正白旗掌在康熙手里,镶蓝旗掌在恭亲王手里。其余四旗由宗亲掌管。 将来怎么样才能把剩余四旗收归自己的儿子们,康熙曾多次考虑过这个问题。 现在有人把它主动交上来了,他反倒觉得八旗在谁手里,不是很重要。因为,如果他愿意动心思,随时可以让旗主易人。 康熙和庄亲王到寿康宫时,九阿哥已经回来了。远远的就冲庄亲王笑。庄亲王从他得意的笑容里判断,大约是澄泥砚得了手。 这年的小年宴换了形式,不再是左右分几排,而是摆了六桌。原本安排的是阿哥们单独一桌,九阿哥非要坐在庄亲王身边,纯亲王只好把自己的位置让了出去,自己去了阿哥们堆里。 “阿玛,等咱们回家,儿子送你一件礼物啊。你猜猜是什么?”九阿哥神秘兮兮地说。 “是砚台么?”庄亲王也小声道,“小九爷真厉害,整个皇宫只有三方的砚台,竟然也得能一方。” 就知道阿玛会夸奖他啊!九阿哥兴奋地说:“不是砚台哦。儿子用砚台和三哥换了一只鹦鹉,阿玛不是一直想要一只会说话的鸟吗?” 庄亲王:“……”这个败家子。再名贵的鹦鹉能比得上澄泥砚的一角? 这个小年宴,三阿哥的心情是忽高忽低。原本是想着,虽然只有三方的澄泥砚轮不到给自己,但自己有手段可以得到。 岂料晚宴后,庄亲王拉着九阿哥找上他,非说不换了。 三阿哥:“老九,做人要诚信啊!你说过的,给出去的东西,不能再要回来。” 九阿哥躲在庄亲王身后,探出头笑嘻嘻道:“我还小嘛,乖孩子要听阿玛的话。” 康熙看着九阿哥和庄亲王头挨着头说话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他是有很多儿子,可从来没有一个儿子和他的关系,能像庄亲王和九阿哥这般亲密。 “贵妃,如果你可以自主选择,你想嫁个什么样的男人?”回到承乾宫后,他心情忐忑地问道。